刘焉乃是西汉鲁恭王刘馀后裔,在汉灵帝末期,目睹了大汉朝纲的混乱,王室的衰弱,外戚和宦官互斗不止。

    于是向朝廷建议说:“目前天下动荡不安,许多地方出现了刺史、太守买卖官爵,盘剥百姓,民不聊生,以致于众叛亲离,盗贼四起。应该挑选廉洁清正的朝廷官员去四方州郡担任最高级的地方州级长官,借此震慑四方,安定天下。”

    刘焉自己请求出任交州牧,为大汉守卫边疆。实际上只是为了躲避即将崩坏的天下大乱,他想像赵佗一样,建立南越国,割据一方。

    不过,原本想前往交州躲避乱局的刘焉又听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于是,立刻改向朝廷请求出任益州牧。

    连刘焉这样的宗室也对大汉没有了归属感,早已经离心离德,他的想法是成为赵佗那样割据一方的土皇帝。

    交州、益州这样远离中原的地方就是他的目标。

    所以,自汉末大乱以来,真的有能力又忠于汉室的宗亲,不过那一二人而已。

    兖州,济北国,卢县。

    因地处于济水之北而得名。

    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置济北国,封齐王刘肥之子刘兴居为济北王,都城定于卢县。

    公元前176年,济北王刘兴居因不满其长兄刘襄没当上皇帝,遂在匈奴大举入侵时趁机起兵谋反,战败被俘后自杀,国除。

    公元前164年,封刘肥之子刘志为济北王。

    七国之乱后,刘志改封为淄川王,衡山王刘勃迁为济北王。

    公元前86年,国除,济北国并入渤海郡。

    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在公元90年,汉和帝以卢县、蛇丘县、刚县置济北国,封刘寿为济北王。

    历经五代后,这一代济北王刘鸾也是个胸无大志的庸王,不过其和济北相鲍信关系交好,基本将整个济北国的政务、军事全部交给了鲍信,自己则开始享受人生起来。

    此时,曹操与王猛、魏无忌等人正在济北国巡察。

    在接到东平国的求援后,立刻派遣大军平定叛乱。

    东平国的地域处于兖州的中心地带,现在的兖州除了西边的陈留郡和东边的泰山郡外,其余皆被曹操所得。

    面对数次击败自己的曹操大军,这些盗贼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大部分选择放下武器投降,只有少部分选择困兽犹斗,想杀出重围,投奔泰山郡的臧霸等人。

    这些乌合之众又怎可能是曹军的对手,反抗者基本都被当场格杀,于是,东平国叛乱被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