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被蛇咬之事,半个月后才后知后觉地传到了祁王手里。祁连玉手上捏着那张传书,差点将其捏成齑粉。
小太子怎么样了?听说醒了,可……祁连玉担心得心揪成了一团,恨不能立即快马加鞭赶回去!可蛮族未退,他还要被迫留在这里。
祁连玉下令,命祁王府中所有暗卫,潜入皇宫,暗中保护太子,直到他回去为止。
祁连玉因为对太子之事鞭长莫及,心里涌现了焦躁,战场上难免急躁了些。好在还有一干能将从旁辅佐,才未铸成大错。
祁连玉在战场上用兵灵活,又勇猛有魄力,加上祖上是开国大将,本身又是祁王的身份,很得人心。宋思危老将军虽然是主帅,但已是半退休的状态,在军中说话好使的还是年轻有为的祁连玉。祁连玉指哪打哪,所向披靡。
赵国的军队势如破竹,一路将蛮族往北赶。
蛮族中有一位阿嫣公主,年少有名,骁勇善战,亲自挂帅出征。在一次对敌中,看上了战场上意气风发的祁连玉,一打听是赵国的异姓王,感觉身份地位很匹配。几次战场上提出要招他为驸马,祁连玉深以为耻,十分痛恨,打起来更加毫不留情。
阿嫣公主能破赵国十几座城,可见其足智多谋。
这一场仗打着打着,慢慢就变了味,阿嫣公主要求和赵国和平谈判,只要赵国祁王肯和亲,便将城池悉数奉还。
这在祁连玉看来简直是笑话,不用和亲他也能把城池一座不少地收回来!
然而,消息传回了朝廷,主和派们却蠢蠢欲动,感觉此事可行。用一个祁王,换回所有城池,买卖不亏。
赵国历经几代的风雨,重文轻武,积贫积弱,外强中干。一群文臣只会在朝堂上动嘴皮子,觉得能用和平手段解决的问题,就不必动刀动枪了。和亲,多好啊,和亲之后敌国就把城池乖乖归还了。
但,主战派们就不同意了,且不说咱们自己就能把城池收回来,按主和派的意思,和亲了,万一祁王帮着敌国打过来,试问谁还能抵挡?
说着说着,这就凸显出一个问题来了,祁王对朝廷是否忠诚。是不是已经在前线和敌国公主眉来眼去了,“和平谈判”只是一个幌子。
这事不能深思,一深思就不得了。连皇帝都有些坐不住了。
祁连玉在前线拼死拼活,以命相搏,后方朝廷却在怀疑他的忠诚,消息传到他耳朵里,差点没气得吐血。
所以说他为什么对朝廷失望,若不是为了小太子,为了这个国家,他何苦来呢!
祁连玉因为不知圣旨什么时候就下来,紧赶着要把蛮族驱逐出赵国境内,日日夜夜,不眠不休。他自己疲惫不堪,军队也跟着疲惫不堪。
在最后背水一战的时候,祁连玉指挥失误,全军大败,祁王被擒。
这消息一传回朝廷,朝野动荡。所有人都怀疑祁王已经叛变,被擒只是一个幌子,他要做敌国驸马去了。这种情况下,竟然没有一个人想着要去救他。
太子不信太傅叛变,去求皇帝救他。皇帝对他道:“太子不必着急,容父皇想想。”
太子心急如焚,却不能如何,只能等皇帝做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