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春秋第一名嘴1
赵武无所谓的摆摆手:“君上安心吧,这种小事,交给臣子们操劳,君上请回宫,只管与吴国公子欣赏音乐。”
晋平公这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立刻拍着手欢呼:“好啊,执政者这么说,我还有什么担心的呢?乐王鲋,有请吴国公子同去宫城,也让吴国公子评价一下我晋国的乐章。”
季札担心的看了一眼赵武,见到赵武脸色含着溺爱的笑,慈爱的望着晋平公,浑不把楚国即将到来的进攻放在心上,他轻轻松了口气——楚国现在要调转注意力,转而与北方的晋国交战了,那么吴国就会松一口气,新任的吴君便有机会重新收拾残局,休整力量,筹备与楚国的再次交锋。
心情舒畅的季札随着晋平公连续游玩了一个月,每日里要么欣赏歌舞,要么欣赏晋平公展示的各类艺术,比如墙上贴的壁纸、绘画,各种彩染的衣物,青铜雕塑、石雕、玉雕……等到冬季来临,鲁国、宋国、郑国送来的陪嫁团抵达了,也就在这一时间,赵武发布了命令,准备举行冬季阅兵,晋国庞大的战争机器运动起来,季札不放心,再次求见赵武。
进入赵武府邸,季札现在外殿见到精神抖擞的郑国正卿子产。在子产对面,晋国掌管外交裁判权的大法官士瑕正满脸懊恼的责问子产:“上次你来晋国请求讨伐陈国,我们已经明确表态不会允许,当初我晋国的盟约是:大毋侵小。郑国也是盟约的签署者,但你们为什么要违反盟约侵略小国?”
子产满脸讥笑:“从法律角度上来说,只要有罪,无论犯下罪行的人是强是弱,都要受到同等的惩罚——我听说赵宣子确立了这个法律原则,那就是法律要充满钢性,绝不会因人而异。
陈国对我们犯下了罪行,我已经反复向你说明了,我们只是根据陈国犯下的罪行对它进行相应的惩罚而已,这惩罚与国力的强弱无关。况且,说到‘大毋侵小’——从前天子的领地方圆千里(一圻),诸侯方圆百里(一同),往下依次减少。现如今的大国(指晋国)领土已经达到数万里了,如果不是侵略小国,哪来这么多领土?”
士瑕哑口无言,想了半天,他又强词夺理:“如今,你是来我晋国送陪嫁团的,为什么身穿戎装过来?”
子产挺了挺胸,昂然回答:“我们的先君武公、庄公,曾经担任平王、桓王的卿士。城濮之战,贵国文公对诸侯发布命令说:‘你们各自恢复旧职吧。’于是,我们的(郑)文公穿着戎服辅佐周王,以接受楚国的战俘,今日我们也不敢违背周王的命令,故此身穿戎装来伯国!”
士瑕无言以对,稍倾,他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一样,气急败坏的说:“你等着,我去告诉赵武。”
季札微微一笑,不引人注意的尾随着士瑕进入赵武的大堂。对面赵武见到季札进来,他笑着点点头,然后满脸微笑的听着士瑕倾诉满腹的委屈。
赵武笑着回答:“先元帅士匄(范匄)被誉为‘晋国第二才子’,你士氏家族应该继承了士匄的能言善辩,在国内没人能够说得过你,没想到每次见了子产都要吃瘪……你说,你在我面前告了几次状了?每次都是子产欺负你!你能不能长点出息,替我晋国争点光——至少说不过人家,也不要四处告状。”
士瑕被赵武都快说哭了,停了一下,赵武又安慰说:“算了算了,你跟子产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人,那家伙常常把范匄说的哑口无言,你跟他彼此之间的差距,不是一点两点……俗话说‘红花总有绿叶衬’,你就是那片永远衬托子产的绿叶,认命吧。”
赵武说的意思是:子产是孔圣人推崇的智者,孔圣人整理的《春秋》当中,浓墨重彩的记录了子产的言行,而鲁国人最喜欢的就是见到霸主国被道理折服,向公义低头。这也正是“至圣先师”推行的春秋规则——拳头大没用,国力强盛没用,看看人家晋国,虽然称霸天下,但仍要讲规则,只要你道理上能够说得过去,人家晋国空有称霸天下的武力,却依然要向规则低头。
因为孔夫子的存在,子产每次外交上的胜利都被浓墨重彩的记录下来,在记录当中,子产是永远的红花,士瑕是永远的绿叶。不服都不行。
赵武预料到士瑕即将遭遇的悲惨,但他却无能为力。或许他可以赤膊上阵与子产辩论一番,但他是元帅,跟郑国一个卿吵架,胜了是以大欺小,败了是耻辱,叫孔子记录上,会被人嘲笑三千年的!
赵武这番带有寓言性质的言辞让士瑕有点沮丧,他咬牙切齿的问:“难道就这么算了?”
赵武抬眼看了看季札,别有意味的说:“其实,范文子(士燮)在鄢陵之战的时候曾经说过:我晋国必须有敌人存在,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外敌的威胁,那么本国公卿之间就会陷于内斗——这是军国主义国家特有的性质,无可选择,无可逃避。
如今我们打服了齐国,夺取他们三分之一的人口,四分之一的土地。还肢解了卫国,迫使秦国求和——举目中原,我们已经天下无敌了,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必须重新寻找相称的敌人。
而楚国是个超级大国,晋楚交锋争斗了百余年,它是我们天然的敌人!现在这个时候,现在这个中原无敌手的情况下,重新把目标对准楚国,也是我晋国当然的选择——郑国人虽然动手早了点,打乱了我们的计划,提早引来楚军,但我晋国就怕没有敌人,怎会恐惧楚国呢?
楚国来得正好,我正打算重新整理军队,继续向南方扩张,郑国的行为恰好使我们有了一个缓冲……你去通知子产,只要郑国敢于献俘,我晋国就敢于接受。我们勇于担当楚国的敌人!这个仗,我们认下了。”